本科学位毕业论文
电子音乐在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中的应用-浅析张小夫的作品《吟-为中国竹笛(大曲笛)和电子音乐而作的交响音诗》
论文音频:
摘要:伴随电子音乐的飞速发展,将电子音乐技术,运用于民乐之创作,是电子音乐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首先阐述近现代中国作曲家将电子音乐与民族音乐相结合的发展史及代表作曲家,然后以张小夫的作品《吟》为实例,较为详细的从多种角度对作品进行了分析,为开拓当代中国作曲人使用电子技术手段创作中国民族音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子音乐;民族音乐;张小夫;吟)
前言:
电子音乐的技术与民族音乐的结合能够使中国传统音乐得到发展,使原本略显单调的民族音乐具有更好的舞台表演效果,电子音乐技术可以通过软件转变传统乐器本来的演奏形式,甚至通过电子手段改变乐器本来的音色,使得民族音乐产生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电子乐与民族传统音乐相融合,创造了新民乐。它巧妙的将我国民间乐器与电脑音乐技术相融合。它改变了传统的创作手段,使传统民族音乐的舞台表现力大为提升。新民乐是现今电子音乐成长下的必然的产物。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大环境下,一度受到严重考验,新民乐给了中国民族音乐创造了另一条通天大道。
简述中国音乐家将电子乐与民乐结合的成长及背景
1.中国电子音乐的起步
我国接触和萌芽电子音乐的时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起步稍晚,电子音乐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联系,昂贵的电子制作器材并不是当时所有作曲家能购买的,随着大量西方电脑音乐作品的传播,使得国内作曲家都跃跃欲试。我国民乐的演出形式以室内乐或独奏乐为主。当代民乐队也只发展了三十几年,然而这种学习欧洲交响乐队编制的模式,仍然处在摸索阶段,电脑音乐的出现给作曲家带来了新的素材。
2.影响我国电子音乐发展的重要作曲家
1.陈远林
陈远林是我国电脑音乐第一批音乐家。作品类型涵盖管弦乐、电子乐与民乐等。作品早期的重要创作技巧都集中在对合成器参数的调整上。他许多的电子乐创作都以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为内容,或源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灵感。每一首作品都显示着中国传统音乐的色彩。
2.刘健
已故作曲家刘健(1954-2012),其作品以展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风貌,在与电子音乐融合后,传统的民族气息强烈的掩盖了欧洲音乐作曲的理念,所以他的音乐被称为“新民族根源音乐”
3.张小夫
后详述
上述作曲家在从事电子音乐创作以前,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传统音乐作曲技术,他们的第一部电子音乐与民族音乐结合的作品,传统音乐思维方式在作品中非常明显。在下一章将介绍张小夫教授的作品,并以他的处女作—《吟》为例进行分析。
张小夫本人简介及其作品中电子技术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概述
1.作曲家
张小夫教授是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张小夫教授的作品量很大,质量极高。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很多音乐领域,是我国当代音乐家中为数不多的擅长古典、民族、流行等音乐风格的音乐家之一。其电子乐代表作有《不同空间的对话》、《吟》、《山鬼》等。张小夫的电子乐作品里,表现我国民间音乐风格的内容作品非常多,我们可以从一些作品标题就能看出,如《山鬼-为女高音和电子音乐而作》,《山鬼》出自我国著名诗人屈原《九歌》的第9首。还有本文下面将要细说的《吟》,“吟”这个字在我国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运用,如于谦的《石灰吟》,苏轼的《水龙吟·咏杨花》等。
戏曲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代表,基于此,张小夫教授创作的《脸谱》,在作品中运用大量京剧素材。早期张教授就曾在作品《北海咏叹》大量使用京胡与女声京韵说白,那个时候他就开始将京剧元素融合进电子音乐当中,所以他在《脸谱》的写作中就更加熟练的把京剧中的各素材加入作品中。
在这些作品中,张小夫运用了有着中国民间风格的名称,体现出张小夫教授作曲与电子作曲技法的娴熟使用,可以将我国民族音乐素材和音乐制作相融合,获得非常丰富的成果。
2.张小夫作品中民族乐器与电子音色的运用
电子音乐作曲在音色上有很大的特殊性,在电子合成器或者电脑中可以用很多手段对音色加以调制和加工,这一点在传统作曲中,普通声学乐器是没有办法做到的。故电子音乐制作是集作曲,声学,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产物。作曲家按照需求,把这些传统民乐器音色经过各式电子手法的处理运用到作品中。这些通过计算机方式处理的民乐器音色就有了双重意义:既可表现乐器的民族风格,又可表现计算机音乐创作的魅力。
张小夫在作品《吟》中,将主奏乐器竹笛以“竹膜”、“纸膜”、“吹笛头”等新型演奏模式来发掘各种音色的表现形式。这种源于现代派的做法在他的新版《吟》中体现更加明显。
作品《吟》
1.作品概述
张小夫最具代表性的电子乐作品之一《吟》,全称《吟-为中国竹笛(大曲笛)和电子音乐而作的交响音诗》这首作品是其本人第一首电子音乐作品,作于1988年。曲长10分钟2秒。1994年第一次首演,广为称颂,是张小夫的代表作品之一。该曲有两个版本,1988年首创为第一版,2001年重新制作为第二版。两个版本中国笛的内容未作改动,在电子制作方面和第一版稍有区别。第二版《吟》更名为《吟-为大曲笛、多重数字影像和电子音乐而作的多媒体幻想音诗》
2.技术分析
第一版《吟》,将电子合成器作为电子声音制作的载体,包括雅马哈 DX-7和罗兰 D50等。通过调音台,把电子合成器音色分轨录进多轨模拟磁带录音机,然后将录制好的声音进行缩混等。
在电子音色的创作部分,作者着重使用电子合成器中的滤波手段来变化声音的原型,从而得到电子音色与声学乐器相统一的效果。在使用调音台分轨录音之后,作者把多种不同风格的声音进行融合,出现了多频段,多动态的电子音乐色彩。后期的处理方面,对Pan和Reverb等参数的控制,让电子音乐的部分,非常具有场态效应。
将电子合成器音色作为电子音乐制作的载体是当时主要的创作模式。《吟》的电子音色部分当然也来自这里。
在新版中作者进行了二次创作,调整了电子音乐部分加入了影像画面,作品中采用了,较大的空间设置,reverb的干湿比较大、delay效果也有较多使用,且时值较长,这样构建的大场景和乐器Solo更容易起到空间对比效果与其画面相呼应。音响空间技术的采用极大的扩展了听者的想象。
3.创作手法分析
《吟》这首曲子无论从题目到创作手段都具有鲜明的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特征。曲子中采用了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竹笛(大曲笛)与电子音乐相融合的模式。曲子的原型是张小夫教授早期为竹笛和民乐队所写的协奏曲,乐器的内容已经十分完善。故在融合电子乐的时候,竹笛的内容并未做修改。该曲是张小夫教授早期写的第一首电子乐作品,在当时特别的社会环境,作者并没有了解过很多电子乐作品,所以这首曲子的写作过程基本在探索中进行,且带有实验性。
曲子的结构大致可分为六个部分:
富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主题贯穿始终,全曲动机为一个上行纯五度。主题(见谱例1)采用了民乐里经常使用的五度音程与二度音程,内容简约而统一。该主题,构建了民族音乐“语汇”的雏形。然后,主题展开采用了欧洲传统音乐创作对主题发展的多种方法。
谱例1
整首曲子各个部分均有特别的色彩,各部分之间展现出对比与展开的关系。六个部分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 A,B,D,F,这几个部分的音乐感觉都很相似,都比较平和、舒适,主题旋律突出;第二是C,E,这两部分音乐感觉比较兴奋。
如前文所述,在该曲中独奏乐器笛子的吹奏方法上,作者有着很多的尝试,通过改变“笛膜”来表现笛子的不同色彩还有别的演奏方法如“吹笛头”、“吹指孔”。作者采用这些方法极大的提高了笛子的表现力。谱例2表现的是B部分在初始处把笛子用“纸膜”来演奏的主题。这样所产生的特别的音色,更加空洞和虚无,是对主题的一次深入发展。
谱例2
于电子音乐的部分,音色基本来自电子合成器,且以比较接近声学乐器的音色为主体。如作者使用了很多的音色来支持笛子,这些起支持作用的音色可以分为两个类型:第一是以长线条音色,包过低音和高音,模仿吹奏音色;第二是打击乐,包含模仿马林巴,钟声等。
曲子里的电子音色部分主要有两个作用 ,作为背景(类似Pad音色)和作为旋律的对位声部。长线条的低音与高音分别作为Pad音色铺底,打击乐与模仿吹奏的音色则作为对位音色。两个类型的音色的采用,全部基于笛子声部的主题展开,跟主奏乐器形成了非常紧密而有序的联系。电子音乐的整个写作手法与笛子声部形成了一种清晰的对位关系,它比较灵活的节奏型给笛子即兴吹奏提供了良好的铺垫。
《吟》整首作品用中国民族五声性调式为根本并且非常小心的运用偏音,让它展现出最基础的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电子音乐在其中的作用是以帮助笛子声部为主。在旋律发展部分,作者在以民族音乐为特点基础下,运用欧洲古典时期惯用的主题动机展开手法,让该曲的整体旋律含有严格逻辑的曲式结构,展现出丰富的即兴特征和感情色彩。
总结
《吟》这首作品是我国早期电子音乐制作的代表作品之一,也可以说是当时业界的最高技术水平,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风格非常浓郁,表达方式尤为直接。
综上所述,电子音乐技术在民乐中的应用,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 ,还是对计算机音乐的发展,都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局面。电子音乐技术的使用,加强了乐器本身的特点,开拓了乐器的性能,丰富了传统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将电子音乐技术应用于我们的民族音乐的创作中,可以让我们的民族音乐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 鄢秀丽; 胡以芳.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应用研究[A].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
- 王林. 张小夫、刘健电子音乐作品中国音乐传统手法比较[D].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 张健.笛、箫乐器与电子音乐[D].中国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 李秋筱.中国(大陆)电子音乐早期创作特点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2